近年来,辽宁省沈阳市围绕推进城市发展与转型,坚持高品质、精益心,全面实施社会民生保障、产业经济振兴、人文魅力彰显、绿色生态优化、韧性智慧支撑城市更新五大行动,从建设好房子向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延伸扩面,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服务品质、生态品质、文化品质,努力建设现代化、生态化、国际化大都市。

高起点规划 着力转变发展方式

沈阳市牢牢把握“一个尊重、五个统筹”,坚持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推进以业兴城、以绿荫城、以园美城、以水润城、以文化城,打造“文韵盛京、绿水屏山、城塔形胜、活力家园”。

优化空间格局。着眼“面”,构建“北美南秀、东山西水、一核九点、一带五轴”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优化“一主三副、一河两岸”的中心城区发展格局,精心绘制城市骨架;着眼“线”,制定城市更新中长期规划,编制综合交通、海绵城市、全域水网、绿地系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专项规划,系统改善城市环境;着眼“点”,确定35个核心发展板块,构建“1+3+2”规划体系,推动城市向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发展,打造城市结构关键点、城市建设新亮点、城市经济增长点。

强化设计引导。夯实生态本底,坚持适地适树,以疏朗开阔的自然特色风貌为主,着力推进“铺满绿”、水系连通等工程,展现沈阳浑厚、大气、舒展的北方特色大山水格局;加强文脉传承,充分利用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民族文化资源,依托沈阳故宫、中国工业博物馆等,推出一系列文旅新场景、沉浸打卡地,在历史与现代交融中涵养文化底蕴、激发城市活力;注重体验视角,大至枢纽、街区、建筑,小至绿篱、道牙、井盖,每一处都精雕细琢,一步一景、串景成线、连线成片,建成集风景、人文、时尚于一体的青年大街、恒达路、文艺路等一批青年友好型街区,让Citywalk成为新风尚。

细化实施路径。抓深入体检,精准查找房屋安全耐久、小区设施完善、街区活力建设、城市竞争力提升等方面的短板弱项,从2019年开始每年确定问题清单和整治建议清单,制定实施计划逐步解决;抓项目包装,统筹资源禀赋、用地布局、设施配套等要素划定更新片区,策划收益率高低,进行项目合理搭配,形成沈北新区EOD项目、和平湾“社会投资人+EPC”、太原街片区跨项目统筹等多种融资模式,吸引央企、金融机构、民间资本等多方投入,“一河三湾”央地合作投资达583亿元;抓持续运营,构建规划、建设、运营一体化更新模式,将后期运营前置考虑,引入实力强、资源广、经验丰富的运营商提前介入业态策划,引导规划方案设计,探索租让结合、特许经营等方式,激发经营主体参与积极性,1905文创园、红梅文创园、春天文化创意产业园、东贸库时代之城、奉天巷等一批项目持续迸发强大活力。

高标准建设 着力提升城市品质

沈阳市坚持对标一流、追赶一流、成为一流,将“三问于民”贯穿于城市更新项目决策、建设和管理各个环节,打造群众点赞的高品质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坚持全过程公众参与。以老旧小区改造为例,改造前,人民设计师采取入户走访、问卷调查、座谈讨论等多种方式征集意见,一区一策、一楼一策为居民量身定制改造方案;改造中,设立公示板,公示改造内容、参建方信息、监督电话等,成立居民监督小组,对改造进度、质量实时监管;改造后,实行过程满意度调查、综合满意度测评、民意验收制度,居民满意率低于90%的不予验收。

坚持全要素规范标准。注重形成互学互鉴的工作导则,老旧小区突出“一拆五改三增加”,推进地上地面地下一体化改造;背街小巷实施“一拆五改五提升”,营造环境优美、交通顺畅、管理有序、安全文明的街巷环境;口袋公园梳理17条建设要求,满足居民休闲、健身、娱乐多样化需求;街路更新提炼54个要素,实施空间形态、经济业态、环境生态、文化活态全面更新。

坚持全链条质量管控。着眼打造精品工程、样板工程,保障设计呈现,设计人员采取图上作业与脚步丈量相结合的方式跟踪校核,确保规划设计落实落地;严格督促检查,发布城市更新项目质量监督控制要点,建立问题发现处置机制和监督督查机制,按照“预防—发现—处置—警示—提升”五步工作法解决问题,提高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开展联合验收,组织各领域专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和结束后,滚动交办问题清单,持续整改至验收达标。

高效能治理 着力夯实基层基础

沈阳市将探索特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深入贯彻落实“社区建设光靠钱不行,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加强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和改进社区工作,推动更多资源向社区倾斜,让老百姓体会到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始终在人民群众身边”等要求,坚持党建引领、践行“两邻”理念,推开携手打造更加幸福美好家园行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

传递民生温度。建立管理机制,老旧小区全面推开红色物业,深化社区物业党建联建,高标准建设社区党群服务中心180个、小区党群服务站315个,开展“我是雷锋”志愿活动等活动,凝聚基层治理合力;健全服务体系,聚焦为民、便民、安民,推进舒心就业、幸福教育、健康沈阳、品质养老等民生工程进社区,今年全面推开“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行动,解决群众关切问题,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家门口、心坎上;筑牢安全防线,2680个社区(村)全部建立零事故、零案件、零纠纷“三零”工作室,今年进一步提质扩面,推进“三零”工作室进企(事)业单位,增强事故防范化解、案件违法打击、纠纷源头治理能力。

体现绣花精度。开展全面整治,推动城市管理标准化、设计化、法治化、网格化、社会化、智能化,着眼洁化序化绿化亮化美化文化,常态化实施道路桥梁维护、行道树补植、城乡接合部环境卫生整治等精细化管理十大行动,让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面貌一新、焕然一新;聚焦重点攻坚,以清洗主次干道、公园广场、城市家具等为重点治“脏”,以规范停车秩序为重点治“乱”,以整治围挡、规范门牌广告招牌、清理建筑立面、整修路面为重点治“差”,着力消除城市治理顽疾;加强服务引导,推动由管理向服务转变,取消阻车石设置慢行空间提示牌,施工围挡张贴安全温馨提示语,公共区域增设便民信息栏,适合街区允许店外经营,于细微之处体现城市柔性管理服务。

提高智慧程度。构建高效运行机制,强化“一网统管”,建立问题“发现—推送—处置—反馈—评估”闭环管理流程;不断丰富应用场景,发挥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智能化支撑作用,开发“控渣土”“扫净路”“好停车”等解决城市管理痛点难点,今年开通数字城管“找茬”通道,实现“移动办”“掌上办”,发现解决问题1.2万个;建设风险评估体系,实时监测燃气、供水、排水、供暖、桥隧等安全运行状态,有效避免风险隐患事件,提升城市韧性。

沈阳市将积极创新突破,不断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奋力谱写新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来源:网络文章整理编辑,分享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