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辽宁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聚焦“为民、便民、安民”,着力实施以老旧小区改造、老旧管网改造等为重要内容的城市更新行动,逐步形成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共同缔造为主线、以完整社区为目标、以“1358”工作法为路径的具有老工业基地特色的老旧小区改造之路。

坚持民生为要 强化谋定快动

辽宁省委、省政府始终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2022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重大决策部署,聚焦10个方面突破、50项重点任务聚力攻坚,把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省政府将老旧小区改造列入15项重大工程,清单化、项目化、工程化推进,努力实现当年开工、当年完工;连续四年纳入省政府民生实事,连续三年对改造成效明显的地区实施正向激励,共给予2700万元资金奖励。辽宁省制定改造建设导则和典型示范项目评价标准,在沈阳、大连、鞍山、丹东召开全省老旧小区改造现场会,推广示范城市经验做法,培育31个创新示范案例。

在发改、财政、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的密切配合下,2019~2023年,全省累计改造老旧小区5230个,建筑面积1.64亿平方米,惠及居民237万户,改造规模居全国前列。

遵循城建规律 创新务实举措

作为老工业基地,辽宁省按照“先民生、后提升,先急需、后改善”的原则,创新实施“1358”工作法,围绕一项总体要求系统谋划,区分三个改造阶段分类指导,完善五个工作机制统筹推进,聚焦八项重点任务有序实施。着力在“三个坚持”上下功夫:

坚持雪中送炭,基础类改造应改尽改。辽宁省把解决“屋里冷、房顶漏、下水堵”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放在首位,采取“先地下、后地上”改造顺序,开展“访民问暖”活动,统筹实施老旧小区和老旧管网集中连片改造,屋面防水、外墙保温、管网改造一并实施。近五年,全省累计配套改造小区内各类管网10300公里、改造小区道路2000万平方米、增加外墙保温720万平方米、改造屋面防水2700万平方米,冬季供暖时改造后的室内温度普遍提升2~3摄氏度,居民对供暖质量的诉求下降45%。

坚持宜居安居,完善类改造因地制宜。各地在兜底做好基础类改造的基础上,结合小区实际和群众需求,注重做好加装外挂电梯、增设绿地亭廊、安装路灯摄像头、增加停车位、安装车辆充电桩等完善类改造,让居民推窗见绿、抬脚入园,随时能够健身休闲。沈阳市小西小区在全省率先加装电梯,取得积极示范作用。大连市金普新区融入低碳新思路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丹东市以永安花园小区为试点,实施智能路灯、智能停车、人脸识别等11项智能系统改造,打造“智慧小区、数字生活”。

坚持民呼我应,提升类改造共同缔造。在改造实践中,各地围绕动员群众共建、存量资源整合利用等方面进行探索,配套建设社区党建活动中心、养老服务站、老年食堂、便民网点等社区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功能。沈阳市牡丹社区引入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开通就医绿色通道,做实“畅通、暖房、美化、亮化、文化”五项民生工程。鞍山市在小区内植入“8890幸福驿站”,完善党政服务、诉求办理、贫困帮扶、便民服务、医养结合、金融服务六大功能。

推动工作下沉 打造治理新局

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改造工程,也是推进社会治理具体实践。辽宁省将老工业基地基层党建引领优势充分融入改造全过程,注重发挥小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带头作用,引领居民由“旁观者”转向“参与者”,由“要我改”转向“我要改”,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前期准备阶段,党建引领、问需于民。辽宁省坚持群众的事让群众商量着办,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因地制宜积极搭建议事平台,从提出改造建议到商量改造方案由居民全程参与。沈阳市建立“人民设计师”制度,即“一个社区一名设计师、一个小区一张图纸”,充分结合居民意愿确定改造方案。大连市开展“党员下沉小区”活动,每个改造项目选派一名党员具体负责,公开联系方式,及时协调解决问题。鞍山市实行“五步议事法”,建立“自下而上”生成改造项目机制。

中期改造阶段,过程监督、问计于民。为凸显居民在改造中的“主角”地位,辽宁省建立以小区为单位的居民监督机制,搭建由居民监督员,街道办事处,设计、建设和施工单位等共同参与的平台,鼓励具有技术专长的居民参与工程监督,将居民满意度纳入改造评价指标,实行“民意验收”和专业验收相结合。沈阳市建立“一评双考两公开”监督机制,运用第三方考核和社会评价的方式,对改造工程定期考核评议。大连市采取扫描二维码、填写纸质问卷、电话回访等多种方式,扩大改造调查覆盖面。鞍山市改造过程中累计发放调查问卷20余万份,居民参与调查率95%,满意率98%以上。

后期管理阶段,共同治理、问效于民。辽宁省将社区治理能力建设融入改造之中,调动小区居民、社会力量和关联单位积极性,推动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共商共建老旧小区管理长效模式。沈阳市将“两邻理念”融入长效治理,构建“居民协商议事委员会+居民自我管理委员会+物业服务中心”于一体的协商共治体系。大连市采用设计、采购、施工、运营一体化的“EPC+O”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管理。本溪市推动“业委会+物业公司+社区+志愿者”的自助式物业管理模式。丹东市、锦州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支部建在小区”“党旗飘在小区”。

实施有机更新 注重以“新”换“心”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内容。辽宁省顺应城市发展规律,转变城市建设理念,以老旧小区改造为切口,以实施重大民生工程为抓手,完善公共服务功能,建设完整社区试点,传承城市历史文脉,统筹推进老旧小区、老旧街区、老旧厂区连片开发更新改造。目前,全省现有历史文化街区19条、历史建筑1314栋,一批具有示范创新引领作用的城市更新项目和幸福生活场景不断涌现。沈阳市方城历史文化街区以保护修缮历史建筑为核心,与现代文旅功能相融合,打造集非遗文化、美食、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城市文化休闲区。大连市冰山慧谷智慧产业园以冰山集团老厂区为蓝本,通过统一的设计风格和创新多元的运营策略,成功转型为工业文化和科技创新的双核心集群产业园。朝阳市利用市委、市政府搬迁旧址,建设文化公园、人民公园,实现“还景于城、还绿于民”。

辽宁省将学习借鉴其他省份的好经验、好做法,按照省委、省政府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统一部署,抢抓发展机遇期和政策窗口期,围绕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深入推动老旧小区改造,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为推动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网络文章整理编辑,分享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