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建地产在推进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建造过程中,发挥公司专业化平台优势和团队资源,持续推动BIM技术在开发设计、营销、建造、运营的全阶段应用,提升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水平,在增强项目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点燃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数智”引领,BIM技术大显身手

建设一批相对先进的全产业链智慧建造标杆项目,既是践行国家“数字住建”工作部署的具体要求,也是加快“数智铁建”的重要抓手。贵阳铁建城作为铁建地产“两翼”创新业务的试点,项目自2020年全面启动以来,就把BIM技术的推广应用作为重要内容,打造片区开发模式下的智慧标杆。
其中,贵阳国际时尚发布中心作为铁建城最先启动的配套设施之一,也是项目打造的城市文化地标建筑,三个“羽翅”呼应了山川、城市、湖泊,形成象征美好自由的“飞鸟”之姿。它的主体有2438个钢构件和198根钢结构飞翼,再加上63块单体重量超过1600kg超白玻璃,总量达到1298吨,焊缝长度达到了惊人的12186米。

如此造型独特、结构复杂的项目,也给技术团队留下了需要攻克的五大难关:一是紧密排列格栅流线型的选材与建造;二是扭曲大跨度拱架的加工与安装;三是幕墙、机电、精装等工序与复杂结构的紧密结合;四是复杂结构建筑效果的控制与呈现;五是造价、工期、品质等要素之间的匹配与协同。除了要综合考虑建筑效果呈现、总体造价、可建造性外,还要尽可能缩短从方案到落实的时间,以配合项目开发节奏,为市场营销抢占先机。

破题的关键正是BIM技术。在项目实施初期,该公司就组建了BIM中心,相当于打造了一个智能化的“战地指挥中心”,并从造价可控、工期保证和建造品质三个层面进行重点管控。在造价方面主要利用BIM的可视性和数字模拟推演性,针对方案阶段钢结构及幕墙的选型展开优化;将优选后的方案落实到施工图中,提前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各要素对工期的影响,从而规避施工过程中不可预见的工期延误;通过数字管控的技术手段,对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提出合理化建议,提高施工质量,实现“所见即所得”。

创新导向,从单点普及到全过程示范

铁建地产设计团队以创新为导向,提出了可建造BIM应用,其核心是通过IPDIntegrated Project Delivery)集成交付的模式,将BIM模型和信息以可建造的标准呈现给各方,让BIM数据能充分应用于建造的各个环节,形成了特有的可建造BIM技术体系。

在设计阶段,通过金属飞翼、带翼玻璃、双曲屋面结构及双曲拱梁BIM模拟优化,解决了流线型格栅、大跨度拱梁的选材与建造难题,直接降低项目造价超过1000万元。同时构建全专业BIM模型进行设备管道与建筑空间的完美匹配和碰撞检查,开展大跨度拱梁、主拱柱脚、翼展与主拱连接节点以及翼展与幕墙专业融合的优化。最终通过Tekla钢结构深化模型直接形成钢构件加工图,为复杂造型中各专业之间的结合提供了数字支持,保障现场交叉作业紧凑顺畅,将项目建造工期从规划中的6个月缩短到73天。

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移动端BIM协同产品功能,工作人员扫描二维码直接在移动端浏览模型细节及相关咨询报告,利用移动设备把虚拟模型数据和实际施工现场联系起来,让施工和信息数据零距离。

凭借可建造BIM技术协同应用,该项目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项,先后获得贵州省第三届BIM大赛二等奖和中国铁建2022年度合理建议及技术改进项目竞赛三等奖。

鉴证铁建持续推动BIM技术开发设计之路-建智汇

团队建设,助力“二次创业”征程

如何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智能建造的历史机遇,为“中国建造”贡献“铁建版”的优选路径,铁建地产打造一支规模30人的BIM专业技术队伍,全面推行BIM全过程应用,成为一家集标准制定、平台开发、咨询实施为一体的BIM全过程服务商。

截至目前,铁建地产通过推行集标准、平台和实施于一体的BIM全过程应用,BIM项目及平台软件共获得BIM奖项22项及软件著作权6项,注册“REBIM”商标,正在申报专利成果2项,在各二级公司完成BIM业务项目达到37个。尤其是贵阳铁建城等片区综合开发大盘项目的BIM技术落地应用,更标志着铁建地产BIM技术实现从单点技术突破,走上了向系统化、集成化转型发展之路。

下一步,铁建地产将持续提升团队应用BIM技术能力,通过整合GISVR、物联网等新技术,提高企业BIM技术和应用水平,继续做好BIM设计服务、顾问服务、数据服务和平台服务的大文章,为构建以BIM信息化模型为基础的开发管理信息化体系奠定基础,为加快实现“数智铁建”贡献力量。

(来源:网络文章整理编辑,分享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