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的工程建设施工质量与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资金状况、人员的素质等都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围绕项目建设目标,加强项目管理,做好前期准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努力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和工期要求,是施工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赢得市场的基本手段,也是建筑企业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项目管理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工程项目管理涉及许许多多方面,就现阶段而言,实际工作中存在如下几方面问题,影响了工程项目管理质量的提升。

一是合同管理方面的问题:由于市场大环境及企业管理者思维重点的原因,我国建筑企业合同管理水平普遍不高,缺乏科学规范,为后续工程的顺利实施埋下隐患。由于目前建筑市场发包方占据主导地位,工程承包合同的文本往往也由发包方制定,其中往往存在许多不合理、不规范乃至不公平的地方。由于承包商承担着建筑工程施工的具体责任,合同条文的不规范、不合理严重影响了施工单位的积极性,对工程质量、安全十分不利。

二是片面强调工期,把关不严:现代企业都具有时间就是效益,就是金钱的理念。由于合同中对于工期有着明确约定,施工企业为了确保经济效益,狠抓工期管理,但由于过于片面,将工期管理和工程管理的其它部分割裂开来,这种本末倒置的作法,严重影响了工程施工的高效开展,反而不利于工程质量安全,最终对施工企业社会形象和经济效益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是风险防范机制有待完善建筑工程项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面临许多风险,比如产品质量、市场需求和人才流失等。风险产生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各有不同。但许多企业管理者由于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理解,笼统地认为所遇到的风险都是市场竞争过于激烈的原因,缺乏对形成风险因素的深层次原因的查找和分析,从而对潜在的风险没有作出应有的足够防范。当风险真的来临时,由于缺乏充分准备,往往不能很好的处理、解决,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传统问题 如何应用创新策略解决-建智汇

创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建议

针对建筑企业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建筑企业必须勇于摆脱桎梏,开拓创新,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在坚持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寻求新方法、新途径,实施新措施,最大限度挖掘企业管理潜力,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优化配置生产要素,从而实现更高水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是创新项目管理责任制:施工企业在进行项目管理时,必须理清管理工作中各项内容、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找出重点,抓住关键环节,简化不必要的工作程序,将传统的金字塔管理模式创新成新型扁平管理模式,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在这个过程中,项目成本控制和责任制控制是两个主要抓手,也是实行扁平化管理模式的重要保障。施工企业要坚持并不断完善项目经济责任制,赋予项目经理完成工作所需的充分权限,并实施必要的监管措施,防止权力的滥用,保障项目工程责任的明晰。

二是创新人员管理:对项目管理的计划目标进行细化分解,设置多个具体目标,然后围绕这些目标建立一套执行机构,明确各个部门的目标责任,建立有效的监管、考核机制,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和目标的如期达成。管理人员在组织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各种资源的组织、协调、运用上,如何高效使用资源,在最小成本的基础上实现最大化的效益,是组织管理的根本所在。要让管理人员对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有着充分、细致的了解,便于管理人员从整体角度思考问题和组织、协调工作的顺利开展。
要实现企业的健康良性发展,必须认真执行国家法律、行业规范、技术标准等规范性、指导性文件的要求,企业要加强工作人员法律教育工作,提高企业人员对法律、法规的认识和理解,营造依法生产的良好氛围,降低因为违规操作引发的事故几率,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三是创新发展战略:开展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要围绕企业长远健康发展这一根本目标。从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时起,就要学会从全局方向思考问题,认真研究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解决措施。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要对下面工作的开展进行科学的预测,针对需要改进地方进行调整,确保项目实施过程始终处于可控范围之内。

尽管建筑长远整体情况发展良好,但建筑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却更加激烈。做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有利于建筑企业成本控制、质量控制、工期控制等多个方面,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稳定增长。建筑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创新,在坚持经济效益的原则、科学合理原则和标准化规范化原则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抓紧整改,确保项目管理工作的全面提升,为企业健康发展夯实保障。

(来源:网络文章整理编辑,分享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