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提出,加强城市设计,实现对城市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的规划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今年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多次强调,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必须在设计上做文章,完善城市设计管理制度。

城市设计是解决当前城市主要矛盾的关键。扩张期的城市规划以空间管控为手段,回答了“城市建与不建、能建多少、在哪里建”的问题,解决了“有没有”。目前,我国城市发展已从外延扩张转向内涵提升的城市更新时代,主要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的命题。城市主要矛盾从解决“有没有”转向解决“好不好”,功能上补足城市设施短板,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风貌上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基因”,传承历史文化、延续城市文脉、塑造城市特色;产业发展上活化利用闲置低效资源,激发创新活力。城市设计是营造城市美好生活的有力手段,强调以设计重塑城市格局、空间环境、建筑外观和风貌特色,顺应了新时期完善功能设施、塑造城市风貌、推动城市转型的要求。国际视野来看,巴黎以匠心独运的设计造就古典与现代融合、时尚与典雅并存;新加坡以设计提升城市空间与生活品质、激发创新活力。未来应该把真功夫放到城市设计上,作为引领城市更新、推进城市工作的重要抓手。

做好城市设计应在理念、内容、方法、制度上下功夫。当前我国城镇化已经进入“下半场”,要以发展视角、系统观念、创新思维认识城市设计。理念上适应新形势,针对城市更新与高质量发展要求,转变规划管控思维,加强城市设计理念,建立城市设计的理论体系、方法体系和制度体系。内容上紧扣人民群众新期待,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牢牢抓住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这一目标,明确建筑、小区、社区、街区、城市不同尺度的设计要求。方法上应用新技术、探索新模式,将建筑信息模型(BIM)、城市信息模型(CIM)等新技术应用于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探索搭建政府、社会、市民共建共商共治的城市设计模式,充分发挥“三师”(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技术支撑作用,保证城市设计科学合理、好用适用。制度上对应新实践,完善城市设计管理制度,从“蓝图愿景”式设计转向“落地生根”式设计,将设计要求上升为管理制度,打通从城市设计到建筑设计再到工程设计的管理链条。

完善支持政策推动城市设计落地生根。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城市设计标准规范;省级层面加强工作指导与督促力度;城市政府制定完善城市设计方案。二是突出工作重点,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结合,从居民美好生活目标与城市体检得到的问题出发,建立有针对性的设计方案,突出做好城市核心区、历史风貌区、新城新区等重点地区的设计。三是深入总结前两批城市设计试点的经验和不足,继续推进城市设计试点工作,为工作全面开展积累经验。四是通过培育城市设计队伍、增加经费投入等方面健全城市设计保障措施。

城市建设的最高境界是实现诗意的栖居理想,设计是实现这一理想的桥梁。城市设计应该担负时代使命,以高水平设计塑造高质量城市环境与高品质居民生活,打造呼应山水格局的空间形态、蕴含诗情画意的城市景观、展现地域特色的城市风貌、彰显多元活力的魅力场所。

(来源:网络文章整理编辑,分享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