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推进本市新建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要求新建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和工业厂房使用一种或多种可再生能源。到2025年,建筑用能结构持续优化,城镇新建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10%,到2030年,进一步提升到15%

《中国能源报》记者梳理发现,除上海之外,湖北、云南、天津等地也陆续发布各自的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其中均提到要优化建筑用能结构和方式,加快推进建筑应用可再生能源。在业内看来,各地政策的陆续出台,将进一步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加速建筑领域绿色低碳转型。

建筑减碳压力大

建筑与工业、交通并列为能源消耗的三个主要领域。建筑能耗主要包括建造能耗和运行能耗。其中,建造能耗是指由于建筑建造所导致的从原料开采、建材生产、运输以及现场施工所产生的能源消耗。运行能耗是指在住宅、办公等建筑内,为居住者或使用者提供采暖、通风、照明、炊事等所产生的能源消耗。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规模新建筑的建设及既有建筑的运行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排放。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发布的《2022中国建筑能耗与碳排放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建筑能耗量为22.7亿吨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45.5%。全国建筑碳排放量为50.8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比重为50.9%,其中,建材生产阶段碳排放量为28.2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28.2%;建筑施工阶段碳排放量为1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量为21.6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21.7%。建筑领域碳减排压力巨大。

“建筑领域的碳排放量占我国整体碳排放量的比重较大,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和可再生能源使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一环。中建政研集团双碳领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邢红霞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城乡建设领域的碳达峰是国务院发布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节能降碳方面,上海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其他多地也对建筑节能做了相应要求,是对我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分解和落地。

建筑+可再生能源”模式受青睐

在碳减排压力下,建筑+可再生能源模式在多地受到热捧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在《实施意见》中明确:新建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和工业厂房应根据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资源条件,合理采用太阳能光伏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地源热泵系统或空气源热泵系统。在经济、技术可行的条件下也可采用其他可再生能源应用系统;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也在文件中强调,推进新建建筑太阳能光伏一体化建设,提升公共机构建筑、大型公共建筑、新建工业厂房等屋顶光伏安装比例,鼓励智能光伏融合创新发展,鼓励采用可再生能源解决建筑采暖、生活热水、炊事等用能需求,实行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相结合的多元化利用。

在邢红霞看来,建筑利用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用电、用热、用冷等方面。从用电角度看,可以从三方面着手。第一是在发电端,结合屋顶光伏、墙体光伏、玻璃光伏等,用自发电代替来自电网的电;第二是从供电公司或电力交易单位购买绿电;第三是加大对储能的应用,推广建筑用储能,比如光伏储能一体化,以实现建筑领域可再生能源替代。

在用冷、用热方面,传统的方式一般是采用中央空调或单体空调。从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替代角度看,可以改为使用地源热泵。地源热泵是一种可循环、可再生的能源技术,目前这一技术已较为成熟,在我国多地均有应用实践。邢红霞表示,此外,此前大型餐厨设备一般会使用液化石油气、天然气做燃料,现在也鼓励逐渐把化石燃料改成电能。

有序推进离不开因地制宜

为加快推进新建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进程,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指出,要加强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项目立项、土地出让、设计、施工、监理、质量监督、运行等各环节的监管,建立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建设全过程闭合管理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2022中国建筑能耗与碳排放研究报告》显示,城市建筑碳排放在我国南北方和东西部之间差异较大,呈现出明显的自北向南、自东向西递减的分布状态。这主要与省际人口数量、地区生产总值、所处气候区、用能结构和区域电网平均碳排放因子差异较大有关。

对此,多位业内人士指出,建筑领域利用可再生能源,也需要根据所在地的气候地理条件,进行因地制宜分析和一体化规划设计。

在邢红霞看来,相对于老旧建筑改造,在新建建筑中利用可再生能源相对容易。比如,一些可再生能源设施如果在建筑建设的初始阶段没有考虑进去,后期就很难再进行改造。即使改造,也要先评估可能对建筑产生的影响。

对此,邢红霞进一步建议,首先要因地制宜,避免一刀切,在规划阶段就做好新建建筑的可再生能源替代路线设计。其次,除了推进新建建筑应用可再生能源,还可以根据相关经验,对老旧建筑也做一些改造,并渐进式推进。因为如果一揽子地对老旧建筑做可再生能源替代和改造,对建筑也是一种浪费。

(来源:网络文章整理编辑,分享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