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子”需要新思路 华为全屋智能解决方案破题
第二十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暨建筑工业化产品与设备博览会(简称“住博会”)在京开幕,华为完成了在这一国际博览会上的首次亮相。一直以来,住博会紧紧围绕住宅产业现代化和绿色低碳发展相关话题展开,本届住博会主题为"科技赋能好房建设 创新筑就安居生活",华为展示的全屋智能解决方案高度契合了这一主题。
国家层面对全屋智能及空间智能化的支持政策频出,为空间智能化产业发展带来重要利好,也为国内房地产市场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房地产行业近年围绕绿色、健康、智慧的主题,通过科技与房地产的融合,在创新商业模式、管理模式、产品与服务,推动房地产业技术进步、提高行业发展质量方面做了许多探索,形成了“地产科技”这样一个新的发展领域。
在房地产市场的未来发展方向上,各方已经形成统一观点,智能化、科技化、节能将成为推动地产市场发展新的增长动力。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从事建筑智能化设备专业集成的企业至少在3000家左右,产品供应商也有将近3000家,数量众多的企业在缺乏统一标准的不同道路上摸索前行。
华为因何能担当重任
参与建筑空间智能化的企业众多,为何后入者华为能够成为行业的引领者,这其中有值得去思考的地方。
稳定性是华为进入全屋智能领域前思考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为此华为构建了一个极致稳定+极致灵活的解决方案。所谓极致稳定就是华为凭借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实现了PLC电力线载波技术的自主可控,并通过PLC构筑了连接通信底座,让整个全屋智能化解决方案极致稳定地运行。PLC不用通过专属的弱电线来进行所有设备的连接,只要通过已经连接在设备上的强电线,就可以进行通讯连接,实现稳定连接的同时也为施工带来方便。这将是最适用于建筑产业的连接技术,它通过传统的电力线把屋里所有的带电节点进行连接和通讯,构筑了一个极致可靠稳定的数字底座,不仅对于现有的房屋有用,在未来的装配式建筑、装配式装修中也大有可为。
华为PLC技术使用电线传输信号,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华为可以在电回路上连接128个节点,不仅稳定而且灵活,通过电力线自闭环就可以解决智能空间的布局和使用。
华为深谙全屋智能中底座的重要性,基于PLC技术构建了“1+2+N”的全屋智能架构,打造“极简、魔力”的空间智能体验。所谓极简就是让空间中复杂的操作变得简单,所谓的魔力,就是让空间中以前得不到的体验变得触手可及。智能化让居住者感受到更加舒适、愉悦的体验,从而增加房屋的附加值,帮助存量房更好地升级。
华为全屋智能让空间可管可控
对于居民住宅来说,空间的使用者和管理方是统一的,而酒店、办公等空间的使用者和管理方是分离的,管理方希望对空间具有更大的管理控制权,而空间的智能化恰好契合了管理者的需求。
华为提供的智能化空间解决方案给空间管理者带来的收益主要体现在节能和可控两个方面。节能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省电,节能一直是全社会倡导的一种绿色生活方式,在主管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国内建筑空间大多实现了设备节能(如更换节能灯泡等)和建筑材料节能。目前住建部也在大力倡导行为节能,比如随手关灯,空调温度不能设在低于26度等,但是这种需要人去控制的节能方式在实际操作中经常会出现执行不到位的情况,华为所主导的智能化空间对于这类问题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华为将车载的毫米波雷达反向应用于空间,它可以检测这个空间里有人/无人,也可以检测人在空间里哪个位置,根据人在空间中的行为进行智能化节电。例如对于办公空间的三个耗电大户,空调、照明和影音,华为通过PLC+AI超感传感技术来实现“行为节电”,当人不在这个空间的时候,华为智能化系统将调节空间进入节能的省电模式。这种智能化控制的方式最大的优势在于空间的使用者完全无感,也契合了华为所倡导的科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在空间可控方面,以往的管理者对于酒店和办公空间的可控性不强,大多通过人工巡视的方式进行排查,工作效率可想而知。以往的办公物业很难做到事前处置,例如办公室、会议室里面有人还是没人不知道;设备有没有故障不知道;各个子系统处于什么工作状态不知道,往往是出现问题解决问题。华为全屋智能提供了空间可视化、可控化的能力,让空间的管理方可以实时监控空间和设备的运行情况,根据管理需要提前制定相应策略,增强对于酒店和办公等空间的智能化管理。
总体上可以认为,全屋智能解决方案将成为未来房地产行业加速发展的破局之道。对于房屋的购买者而言,华为全屋智能将极大改善使用体验,给居住者带来更加舒适、愉悦的使用感受。对于酒店、办公等空间的管理者而言,华为全屋智能带来的是空间的绿色节能以及可视可控。同时,华为的技术优势、品牌优势,以及突出的连接能力、交互能力、生态能力将成为地产管理方和智能空间需求用户的首选,华为将持续用智能化空间赋能建筑地产行业转型发展。
(来源:网络文章整理编辑,分享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