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建设的逐步推进,建筑行业也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管理理念不够先进、施工团队素质不过关等都会影响到工程建设的总体质量,一部分施工企业过度关注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建筑结构耐久性、可靠性,致使施工企业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所以,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管控对策,结合实际施工经验,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针对施工管理中常见的问题,总结了几点有效的解决对策。

1建筑工程管理现状

1.1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由于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也会影响到工程建设的总体进度和质量。而完善的管理制度,要求施工过程中各个参与方都能够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严格按照工程项目的实际要求设置项目管理部门,形成三权分立的局面,对工程项目进行共同管理,共同约束。然而,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开展有效的工程管理是非常困难的,目前我国已经逐渐形成了总承包为核心,施工企业为基础,劳务作业为框架的组织机构。在这样的情况下,工程管理的对象具备较大的流动性,而且非常的复杂,施工责任不够明确,导致工程建设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很容易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所谓的施工团队专业性不强,技术水平不够高,也会导致工程项目的质量大打折扣,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还经常会出现偷工减料、随意削减人员数量管理、人员身兼数职行为,还有一些工程项目没有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导致施工现场非常的混乱,也会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建设的总体进度。

1.2质量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中,保证施工质量是工程管理的重要前提,但是质量问题却是施工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引发质量问题的因素非常多,包含材料质量、机械设备质量等。在材料方面,由于材料采购、储存、运输、检验等方面重视力度不够,导致材料的质量和规格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甚至由于运输、储存不够严格等多种问题也会损害到材料的总体质量。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监管力度不够大,经常会出现偷工减料的行为,直接会影响到工程项目建设的总体效果,甚至还会引发各种安全隐患;机械设备方面,由于对机械设备没有采取必要的养护和检修措施,机械设备使用中经常会出现违规操作的行为,不仅会影响到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还会加大安全隐患的出现。另外,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自身的专业水平也会对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产生影响,由于作业团队的专业水平不过关,可能会出现施工衔接不恰当、操作不够规范等问题,影响到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

1.3成本管控意识有待提升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企业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就应该将施工质量作为企业发展的前提,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与此同时,也应该加大施工成本的管理力度,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能够将质量管理和成本管理进行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全面提高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帮助施工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如今,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有一部分企业并没有深入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采取的成本管理措施比较落后,致使成本管理工作很难顺利推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各项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很难对现场进行有效的管理,而材料管理人员和相应的负责人其成本意识相对比较薄弱,致使施工现场存在非常严重的材料浪费。另外,施工中也包含非常多的管理漏洞,很容易出现施工现场材料和设备的闲置或者能源浪费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会极大的增加施工企业的经济投入,致使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严重的损害。

2建筑工程管理控制措施

2.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建筑工程施工中,只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够保证各个环节的顺利推进,确保施工现场一旦出现意外事故,能够做到有章可循、违法必究、公开透明。因此,在今后的管理过程中,施工企业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建立问责机制,明确每一位管理人员自身的责任,建立系统化的监管流程,确保规章制度,能够对现场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其次,在制定管理制度时还应该注重其可操作性和精细化,进一步明确需要管理的相关内容,包括招标投标施工进度、质量、安全、成本以及材料采购等多个环节,确保各个部分的内容能够更加精细化,能够使用规章制度的内容妥善应对施工中出现的各种突发问题;最后,确保管理制度精细化的同时,还能够更好的适应现代化发展的主要趋势,企业不仅要对国家出台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政策的同时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加大对国家政策的解读。还应该结合企业未来发展的总体规划,将两者进行充分的结合,建立与企业自身发展更加契合的管理机制。另外,施工企业还应该成立专门的监管团队,对工程管理的任务和目标进行专业化的管控,使用更加专业化、规范化的管理方式,全面提高工程管理的总体效果,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主体质量。

2.2保障工程质量

为了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总体质量,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是非常关键的通过切实有效的责任制度,控制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严把质量关卡。

第一,就应该做好施工材料的管控工作。安排专门的采购人员对市场上各种材料的质量和性能进行严格的审查,同时还应该对施工材料的质检、运输、存放等多个环节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在施工材料进入到现场之前,进行严格的抽样检测,保证材料的数量、规格以及质量都能够符合工程建设的要求。例如,某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针对施工材料进行了全面的抽样检测,对于防水材料、保温材料和混凝土材料进行抽检,并且对所有的材料进行了进场验收、取样复验等工作。针对预制混凝土材料,还要求检测机构对外加剂和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测,确保在检测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四不两直”的原则,也就是不打招呼、不发通知、不用陪同接待、不听汇报、直奔现场、直插基层的原则。

第二,加大对施工机械设备的管控力度。对于施工中用到的各种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保养和维护,在使用之前及时查看机械设备是否处于完好的状态,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针对已经出现故障的设备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确保能够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使用价值,对于备用设备应将其放到指定的存放区域,进行妥善的保养和维护。

2.3优化工期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还应该加大对施工周期的管理力度,特别是大规模的工程建设,为了能够进一步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按照约定的周期完成工程建设,在施工过程中就必须加大对进度的管控。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状况,制定进度管理计划,加大对施工中各个环节的管控力度,更加科学合理的阐述施工方案的内容,切实提高工程项目建设的总体效率。从材料成本、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周期入手,对于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进行科学的管理,将这三者进行有机结合,在保证减少施工成本投入的前提下,确保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和工期。针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工期管理时,首先就需要全面提高管理效果,制定完善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确保各个环节都能够更加的科学、合理,项目的管理人员还应该针对施工中的各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确保在合同约定的周期内能够完成工程的建设,切实提高工程项目建设的成本效益。其次,在施工周期范围内严格按照物资供应,确保各项材料能够及时配送到位,并且做好抽样检测,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性,防止由于材料的因素影响到施工周期的顺利推进,加大力度,提高管控水平,对于工程建设周期进行科学的优化和管理。最后,还应该针对管理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确保每一位管理人员都能够充分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以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过程中还应该加大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确保能够与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落实安全教育,切实提高施工现场的规范性。

2.4成本管控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保证施工质量是前提,而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其最终追求的还是经济效益。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确保工程项目的总体投入在合理的范围以内,针对工程项目进行预算,不仅包含工程成本,还包括机械设备成本、人力成本以及潜在的安全成本,这些都应该加大管控力度。所以,还需要制定严格的施工计划,确保能够顺利落实到施工中的各个环节,形成质量控制、相互制约的机制。通过采取全过程成本管理方式,减少施工现场存在的浪费现象,全面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总之在今后工程管理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就需要面对目前建筑工程施工中潜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管控对策,从根本上提高管理水平,促进施工企业的良性发展。施工企业也应该针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各种问题加大重视力度,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保证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制定切实有效的进度计划,节约成本投入。同时,政府部门也应该加大关注力度,对于存在问题的企业,从制度和政策上解决企业中存在的问题,树立典型,培养更加优秀的施工企业,为国民经济的增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网络文章整理编辑,分享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